温铁军:启迪思想,推动实践——乡建人说乡建

发布日期:2024-12-15 浏览次数:56

最近,我跟几位早期参加乡村建设、今天成为中青年学者骨干的青年人开展了一系列对谈,涉及的领域相对比较宽泛,我们把这个对谈的题目定为《乡建人说乡建》。

这个交流的目的,是希望通过纵向梳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节点,横向比较世界各地的客观发展经验,激发大家内心深处对中国经验的了解、认知的主动性。希望大家可以将主观与客观结合、理论联系实际,通过国际比较来提升认识层次。

同时,希望将中国百年乡建经验与当前的乡村建设实践做一些讨论,对国家的乡村建设事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,对各地推动的乡村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帮助。

大家知道,我们在世纪之交中央开始强调“三农”问题时,重启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乡村建设活动。

清末到民初,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瓜分的打击之下,发生了国家衰败、经济崩溃、社会解体等严重问题的时候,就曾经有一批乡建先贤投身乡村建设的社会实践。

1895年,中国近代实业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、社会活动家张謇在江苏南通筹建大生纱厂,开始了南通县域经济综合发展的试验。以此为起点,中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开始有了乡建运动。

这个乡建很大程度上是以改良思想为主要指导思想的社会活动,当时可谓参与者众。无论是怀着实业报国思想的企业家们,还是社会各界的贤达人士,参与者包括了社会各个方面,当然也包括官方。

20世纪30年代,中国社会经济加快发展,民国经济出现十年高增长阶段,后来被称为民国的“十年黄金时期”。由于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涵的现代化,客观上要从乡土社会更大规模地提取剩余作为原始积累,也因此造成了小农破产、乡村衰败的客观后果。为了挽救这个局面,各地的积极力量开始在当地的乡村开展以乡村治理为主的乡村建设。

梁漱溟(中国近代学者、思想家、哲学家)

比较有名的有当时梁漱溟在鲁西、鲁西南到豫东这一带推进的乡村建设;米氏父子在河北定县翟城村推进的乡村综合建设,时任定县知事的孙发绪拨款予以支持(后来他到山西担任省长之后,大力推动了山西作为村治模范省的建设);还有晏阳初开展的河北定县实验、湖南衡山实验、四川新都实验与华西实验等等。各地的乡村建设,在百年中国近代史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这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,在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开展起来的乡村建设社会试验。

20世纪90年代,中国遭遇了频繁的周期性经济波动,严重地影响了农民收入,造成农民负担加重,乡村中的群体性事件大幅度增加;同时期,城市也因为国企改革、工人下岗造成了城市需求的下降。在这个阶段,“三农”问题愈演愈烈,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,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与此同时,工业化和城市化方兴未艾,在这个不可能改变的发展趋势下,重启当代乡村建设又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,它既具有历史性、又具有现实性。

1999年重启乡村建设至今,已经25年了。5年前,我们就提出,乡建的参与者们(包括各地的乡建骨干、小知识分子),把各自的经验、教训等做一点历史性的记录,实事求是地把世纪之交以来大家形成的思想和经验教训做一个总结,让今天的人们和以后的人们都能够有所参照、有所借鉴。

我们在乡村建设的推进之中,特别注重做国际比较研究,做国际交流。最近20年,在全球化逐渐走向解体的过程中,大家形成了很多讨论,在这些有一定思想自觉的讨论之中,人们的观点越来越清晰,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发展,中国经验日益受到国内和国际的广泛关注,当然正面的和反面的都有。我们身处这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之中,值得通过讨论来形成能够接续历史的、指导当代乡村建设的思想、理论、学术的创新。

总之,我们现在开展的这个讨论,应该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讨论,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讨论。

我们组织了一批早期参与乡村建设、今天的中青年学者骨干,先以他们为主来开展一些交流活动。这个交流是以跟我来开展对话为主要的形式,希望这些交流讨论所形成的思想火花,能够让大家更主动、深入地去了解和认识中国发展的客观经验过程。

希望我们在这一系列的对话讨论中所形成的分析,能够启迪大家的思想,对各个地方的乡建团队所开展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。也希望《乡建人说乡建》谈到的多个话题,能跟大家的实践,跟大家的思想融合在一起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